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9月4日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許多人患病,甚至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今年國際減少災害風險日(10月13日)的主題被定為“災害風險治理”。
《2015-2030年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是指到2030年減少災害損失以及加強這方面進程的全球路線圖,強調在減災中,從事科學、工程、技術和創新(SETI)工作的合作伙伴起關鍵作用。
未來掌握在年輕人的手里。近日,參加“減少災害風險及氣候變化青年論壇”的年輕人,對更多地參與制定和規劃減少災害風險戰略以及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原因很簡單:他們想要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據報道,近日,海地共和國政府通過多部門參與的包容式進程,批準了《2019-2030國家風險和災害管理計劃》,從此,該國家為建設一個更具抗災能力的區域及更好地應對災害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報道,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與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研究基金會以及亞洲災害預防中心一起合作,為中亞國家舉辦在線講習班,此講習班給學員介紹一款系統收集、分析和報告災害損失數據的“仙臺清查”系統軟件。
區域專家表示,為更好地預測環境、技術和生物風險的巨大影響以及預防災害,對科技增加投資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強調,為了協助社區做好應對重大災害風險方面的準備以及減少災害風險...
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東京消息,繼日本6月份宣布“氣候變化是一場‘氣候危機’”之后,日本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先生和防災擔當相大臣武田良太先生宣布了一項新的聯合預防災害和建設復原力的辦法。
本周800多名科學家和專家促成了一份新的報告,此報告對災害進行了詳細的定義和分類,以支持《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
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消息,近日,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非洲區域辦事處和全球民間社會減災網絡組織(GNDR)共同舉辦了以“非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社區為基礎的風險減災方法”為主題的網絡研討會。
健康危機考驗我們在面對災害時的合作、學習和適應能力。自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來,暴露了人類發展核心中的所有弱點。
據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消息,亞太地區可以從加大對社會保護的投資中獲益,以減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危機的影響,維持社會凝聚力,并降低整體脆弱性。
盡管加勒比海地區的致命颶風與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病高峰期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很小,但許多國家正在為雙重危機做好準備,因為它們要應對復雜的后勤、有限的資源和稀缺的物資。
4月7日,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名衛生專家、政策制定者和災害管理人員參加了一場關于城市抗災能力的廣泛在線討論會,在會議上他們將關鍵資產管理譽為災害管理的“被遺忘的英雄”。
在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支持下進行了抗災能力評估后,亞美尼亞、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北馬其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等國的城市開始努力在地方一級采取減少災害風險的整體性戰略。
2015年3月18日,《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在日本仙臺舉行的聯合國世界會議上正式通過,為紀念《仙臺框架》災害損失數據公布五周年,由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完成的《聯合國災害損失報告》近日發布。
作為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負責人,瑪米·米足特瑞(Mami Mizutori)女士敦促各國災害管理機構繼續發展其備災和應對能力,同時將衛生緊急情況與地震、洪水、風暴和其他自然災害一起列為重中之重。
從吹響海螺殼到敲響教堂鐘聲,再到發送手機警報,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一直都在尋找高科技和低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以提醒市民在海嘯可能對毫無準備的社區造成嚴重破壞的情況下,為安全而逃。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對外關系干事阿黛爾·阿克萊(Adair Ackley)指出,“雖然政府負有主要責任,但《仙臺框架》也認識到媒體等其他利益攸關方的重要性。因為減少災害風險是每個人的事”。
在馬德里舉行的第25屆氣候大會(COP25)上,來自孟加拉國的貧民窟居民很少,但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貧民窟中的幾位婦女12月10日談到了極端天氣和氣候緊急情況對其生活所帶來的劇變。
“減少災害風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被鶢栁鳌ゑR迪(Kirsi Madi)在回顧擔任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主任三年來的忙碌生活,并將赴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參謀長一職的前夕說道。
使基礎設施更具氣候適應性,可以使成本效益比達到6:1。即每投資1美元,就可以節省6美元。這意味著,對氣候適應能力進行投資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節約資金。這是正確的做法。它可以緩解和預防人類的痛苦。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對中小型災害造成的損害進行了一項為期12年的調查,結果表明,氣候變化正在加劇對全球關鍵基礎設施的損害。學校、衛生設施和道路經常受到小規模天氣事件的破壞,而這些事件并未引起關注。
在莫桑比克,先發制人的疏散并不是常態,因為颶風“伊代”先是在索法拉省海岸登陸,然后穿越馬尼卡省向內陸移動。鑒于缺乏出生登記和其他核實真實死亡人數的方法,官方估計的605人的死亡人數可能被大大低估。
牙買加將在2020年7月主辦該地區最高的論壇,以審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減少災害損失方面取得的進展,因為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節已經開始。第七減少災害風險區域平臺是加勒比地區系列活動中的第一個平臺。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歐洲應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Hybrid CoE)和芬蘭內政部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壓力測試工具,以幫助各國了解并提高其降低混合威脅和級聯災難場景風險的能力。
繼2018年發生2426起災難中4600多人死亡或失蹤之后,印度尼西亞正加緊努力改善災害風險管理。印度尼西亞橫跨環太平洋火山帶,容易受到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的影響。
全球平臺啟動了一系列高級別對話,討論了在實施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即全球減少災害損失計劃方面取得的進展。迄今為止,已有116個國家開始使用“仙臺框架監測系統”報告其在實現7個仙臺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
世界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震后重建項目之一是無腐敗的,該項目將在2020年年底完成82.4萬套房屋的重建和改造工作。2020年是廓爾喀(Gorkha)7.8級地震造成百萬套房屋被夷為平地后的第6年。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特別代表瑪米·米足特瑞(Mami Mizutori)就強熱帶氣旋“伊代”造成巨大生命損失,向莫桑比克、馬拉維和津巴布韋的人民和政府表示哀悼,向所有失去親人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
早期預警和早期行動有助于減少1月3日至5日熱帶風暴“帕布”襲擊泰國南部地區造成的生命損失。熱帶風暴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對包括學校和醫院在內的關鍵基礎設施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
海嘯是罕見的,但它具有破壞性。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發生地震和海嘯后不久,10月1日我來到了該地區并親眼目睹了這一情況,超過20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或流離失所。
在印度尼西亞毀滅性地震和海嘯再次顯示增強恢復力和風險意識的緊迫性后不久,今年的國際減災日(10月13日)來臨。災難造成了巨大的人力成本。每年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因極端天氣事件和地震而失去家園和工作。
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發生7級以上地震和巨大海嘯。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負責人瑪米·米足特瑞10月1日向印度尼西亞人民和政府表示慰問。
印度內政部長拉杰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先生1月15日表示印度希望領導一個全球性的聯盟,來努力實現“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中要求的減少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損害。
仙臺框架監測進程于12月初開始啟動,來自85個聯合國會員國的代表在波恩相聚,一起分享他們的知識,并了解監測“仙臺減少災害風險框架”實施情況的報告要求,即2015年3月通過的全球減少災害損失計劃。
糧食和農業組織主任卡羅琳·羅德里格斯·比克特女士說:“世界饑餓人數正在上升,營養不良的人口數量估計已從2015年的7.77億增加到2016年的8.15億?!?/a>
10月12日,來自美國主要公司的私營部門代表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開會,啟動一個由聯合國支持的全球計劃組成的美國網絡,以增加企業界對災害風險的了解,保障未來投資,減少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聯合國10月13日發布了新的準則,鼓勵更多的國家進行國家災害風險評估,并將其與政策和投資進程緊密聯系起來,以采取更好的預防行動,減少災難造成的死亡人數和每年因洪水、風暴、干旱和地震而流離失所的人數。